从教百日记——家长工作从羞于开口到初建信任

作者: 来源: 录入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8年12月14日

      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中指出“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。应本着尊重、平等、合作的原则,争取家长的理解、支持和主动参与,并积极支持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。”可见家长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。
      在短短的一百天从教日子里,刚刚踏出校园,从事教师职业的我,面对比我年长许多的家长,是怯于交谈和不自信:我能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到我的家长们吗?他们会信任我吗?家长们会愿意倾听我这样一个年轻老师的建议吗?这些问题曾深深地困扰着我,好在经历了与家长沟通过程中的波折与烦恼,使我与家长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,也与孩子们建立起更深的感情。从默默在旁倾听主班老师与家长的交流,到能利用晨间接待的时间,和孩子的家长聊上几句孩子最近的问题和进步、孩子在家里的生活情况等等,我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:
1、笑脸面对,报喜不报忧
      由于刚工作的时候,是我第一次带小班,比不上老教师来的经验丰富,也不清楚跟家长要聊些什么,所以每天晨间活动除了简单的问候,就只会以微笑应对家长。家长想沟通孩子的在园情况时,我也多是喜欢说孩子的进步和开心的事情,避免说到孩子的问题。
      我们班有个可爱又个性的男孩子Y,性格单纯,由于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,又长得壮壮的,在排队和搬椅子的时候会无意识的碰到其他小朋友,造成误解和冲突。后来L出现了推搡和拿椅子腿堵小朋友的现象,隔几天就有一次。按理,我目睹了现象的发生,应该跟Y的妈妈沟通这个问题,但每当她推门进来,满面笑容地跟我打招呼,使我到嘴边的话又重落回心里,不知道怎么开口。后来,还是请主班教师出面,请她和家长进行了沟通。虽然Y的行为得到了制止和引导,但是我的愧疚日益倍增。
      我的反思:我对Y有了一定时间的观察和了解,如果我当时试着跟Y的妈妈及时沟通,对L良好的交往行为的形成也能起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作用。从那以后,我开始尝试就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,跟家长反应孩子的进步和问题。
2、压力倍增,小心翼翼
      有一个晚上,某妈妈在微信里说,孩子的头上肿了一个大包,孩子说是从滑滑梯上摔了下来,当时老师看见并安抚了她,所以想询问情况。并附上了孩子头顶大包的照片。
      当时我最直接的反应就是:今天没有玩滑滑梯,也没有孩子在户外游戏时摔倒,离园活动时检查孩子的容貌,也没有任何异样,孩子是不是说谎!孩子头上像蚊子叮过的包,是不是家长找茬!
      后来,经过主班老师和我与家长的沟通,家长表达了她的担心和了解事情始末后的理解。但是之后几天的户外活动,我都处于小心谨慎的压力状态,不断叮嘱孩子小心、细心、耐心,生怕哪个孩子又发生什么小碰擦,孩子们玩的放不开、不尽兴,我也心情烦躁。
      现在回头看看那个家长“告状”的事情,站在家长的角度上,我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不了了解,孩子作为事情的发生人,由于年龄小,有时候记忆会出现混乱,在阐述她记忆中事情的经过,家长的担心和问责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,再加上当时我跟家长互相还不熟悉,对自己没有自信对家长没有信心,所以才会觉得家长对我的工作有误解、不信任。
我的反思: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,只有家长和老师及时分享信息,互相尊重和支持,共同关注孩子的活动和成长情况,才能避免家、园共育过程中教育误会的产生。从那以后,我更关注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,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去和孩子沟通,了解他们在家里的情况;在家长接送孩子的空隙时间里,主动和家长反应孩子在园的情况。
3、平等交流,解决问题
      到工作的第三个月,我才感觉初步跟家长建立起信任关系,尽可能地用专业知识给家长提供帮助,平等态度交流孩子在学校里和家里的信息,安抚家长焦急的情绪,一起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在园时光。
      举个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。周二的早上女孩F来到教室,我注意到她的小脸红红的,两只小手冷冷的,紧紧地插在口袋里,不肯拿出来,衣服穿了很多,可是还是很冷的样子。晚上,F的妈妈来接她,我告诉了她妈妈F早晨来园时的情况,并询问F在家是否身体不适,F妈妈表示她回家后了解情况。晚上,收到了F妈妈的来信,感谢我从小细节上对F的关注,最近几天是F的爷爷骑车送她上学,吹到了冷风,幸好及时发现,并表示会注意F上学时的保暖问题。
      第二天,F来园的时候,不再把小手插在口袋里取暖,而是张开了手臂,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,F的妈妈也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笑脸。
      我的反思: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才能了解到孩子在家庭中的喜好、表现,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。反之,和家长的沟通、了解,也能更进一步的加深和孩子之间的信任。
     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,没有人生来就先天性地信任他人,与其抱怨家长不理解、不支持,不如先伸出自己的信任之手,让家长感觉到,作为老师的我看到了他的孩子,听到了他的孩子,了解他的孩子,积极沟通,不断扎实自己的专业素养,用专业的方法引导家长解决教育疑惑和问题,相信家长们也会报以信任和支持。
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